《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
海珠龙涛小学:谈红艳
在教学图形与变换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了反思:
1. 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几何概念。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支持,为此,在引入概念时,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所以我在教学时,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还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准备了其他的实物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以及平移、旋转等的概念。
2. 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中我除了仿照教材上设计的活动,通过折叠、做角、画角、拼摆、拉一拉、转一转,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活动。例如:让学生站在教室里,演示一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平移一步、两步……再如,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圈,旋转一下,或是拿一根线,一头拴上橡皮,在空中旋转一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3.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单元教学重点和要求。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重点是让学生对一个角和直角进行比较大小,知道它是锐角(或钝角)就可以了。再如低年级对平移、旋转主要是从生活化的角度让学生初步感知,使学生大致能辨别这两种现象,并能通过操作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平移(或旋转)。只有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了准确的把握,才会使自己的教学策略易于学生接受、理解。
《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二
第一单元我们所学习的“图形与变换”,客观的来说,实际上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基本上牵涉到小学数学中所有平面图形的变换。其中的知识点有: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并且平面图形的形状相对复杂一些,这也增加了本单元知识的难度,尤其是增加了有关旋转的图形变换的难度。而从学生的情况看,对这几种变换学生在五年级之前已经接触过很多次,并不陌生。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先梳理---再动手操作---最后强化”的模式。
可能是因为学生对轴对称和平移的知识掌握较好的原因,再理解旋转中图形变换时,学生基本能明白几个关键点,如:旋转的三大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的特征: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相等;特别是画旋转图形时要准确找到所绕的点和关键线段,通过点画关键线段的垂直线段。课中我拿着三角板实物边讲解边演示,不时地质疑,学生解答。基本理解旋转变换的步骤后,放手让学生独立画旋转图形,部分学生还能利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美丽的图案,学生学得很有趣。课后回顾本节课,感觉基本上达到了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作业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较为准确的语言描述这几种变换。课堂中间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从个别学生的反映来看,也引起我的深思,怎样上这节课才能最大限度的面对全体学生。
本节课较为成功的是“动手操作”环节,基本上兼顾到了全体学生,对已经掌握的学生有再次深化的作用,对那些还没有掌握好的学生来说有了再次学习和对以前错误认识订正的机会。学生兴致也很高,课堂气氛较好。但个别学生脱离操作后不能很好的通过空间想象来解决问题。“强化”环节我侧重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变化,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我想这与前面两个学习环节的设置是有很大关系的。而我也意识到,精心设置教学环节是多么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完善自己的课。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我们明显感到学生爱学数学了,学习气氛也浓了,学习效果也好起来了,再一次证明了“学习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素材,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做数学。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