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名师风范 教学感想 特色展示 师生作品 优秀论文 学校章程 学校制度
学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
发布日期:2021-12-28 浏览次数:1257

摘要:厌学作为学校教育中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贯穿于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大都将学习看成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非常痛苦,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习有强烈的厌恶之感,严重者会出现逃课、旷课,甚至辍学。本文通过小学四年级的一个小学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探讨当前学生厌学现象背后的各种原因和教育问题。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些指导策略。并通过总结经验,发现和讨论厌学这一普遍的教育现象和问题。 

关键词:学生  厌学  个案研究  

一、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然而,与此不甚协调的是,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却日益增多。厌学直接导致学业不良,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多研究表明,男生厌学率显著高于女生,男女生厌学率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并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农村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父母因素、学校和老师因素、客观因素和自身因素。

二、个案描述

任某某,男,四年级学生,开学没几天,就出现上课精神涣散的情况,而且不完成作业,对书本内容的学习失去兴趣,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不愿意参加班级的活动。尤其是在数学作业方面,他第一天没有完成数学作业,老师叫他第二天中午补做,但他没有做。老师问他不做作业是为什么。他说在发呆。于是午饭后老师看着他补做数学作业,但他拿着笔根本不想写,辅导他4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别人10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根据与家长的交流得知,在家中他偶尔会说不喜欢某门课程,讨厌上某门课程或不愿听某位教师的讲课等抵触的想法。特别是在2020年上半年,在特殊的环境下,全国大中小学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各地学校均开展“网课”在线教学。任某借网课之名,打游戏、刷视频、看直播等等,根本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为经历了较长的在线学习,作息时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厌学心理愈演愈烈。

三、个案分析

厌学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情绪上的失调状态,它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经过作者的调查了解,造成任某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父母的原因

任某的父母忽视了自己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作用。从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认为让孩子上学接受老师的教育就行了,自己不用教,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完全取决于学校教育。家长很少和孩子沟通交流,只要不来烦就随意让孩子玩手机,时间长了,任某无法安心学习,逐渐沉迷于网络中,慢慢地对学习的苦差事无耐性了,自觉性缺失了。

(二)自身的因素

第一,任某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和如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十分盲目。常常因为学习成绩差受到父母和同学的嘲笑、指责和轻视,但他不知道如何沟通解决。这也导致其自信心低下,遇到困难时选择逃避。第二,他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成绩差,造成精神困扰,继续发现学习困难,导致学习心理疲劳。第三,是任某自身智力因素偏低,如想象力、记忆力、思考力、理解力和创造力都不太高。

(三)教师原因

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教师没有把自己的角色改变过来,不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单纯地采用“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还有个别教师没有掌握育人的艺术,学生成绩不好,只会批评、责骂、冷嘲热讽,不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及时的辅导和诚心的鼓励。对于任某的学习能力来说,学习负担重,基础差,教学内容单调、重复,教法陈旧,根本无法让他提起学习兴趣。

(四)客观原因

疫情过后,随着全国各省市先后开学,网课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复学复课都带来了挑战,进而影响到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许多教师反映,学生在经历了这个超长假期后,开学后学习状态不佳,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完成情况不甚理想,厌学学生的比例大大增加。

四、指导策略

(一)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首先让任某父母明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端正其父母对读书的看法,使其与校方达成共识,做到学校能及时把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而家长能把学生在家的情况提供给学校。

(二)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要加强各项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也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吸引力,才有出路。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巧用各种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创造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具有主观能力的人。学生接受教师教学应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在这种意义上,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此外,积极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消化吸收率,相当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厌学情绪的产生。学习者只有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对书本知识进行记忆、理解和分析运用,才能掌握某种技能。

(三)构建友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 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人微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愉悦与满足感,促使他积极上进,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促进学习。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次,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树立互帮互学、竞争向上的学风。 如采用“一帮一”的方法,选择一个优秀的学生帮扶任某,相互结成对子,这个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检査他的作业,并把课堂上不懂的知识再给他讲一遍。慢慢地,厌学的任某在好学生的潜移默化下会对学习渐渐产生兴趣 。

(四)制订目标

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老师和任某一起为他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且降低学习目标,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短期的目标,让他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帮他找回自信。随着他实现这些目标,再帮他制定长期的目标,给他指明努力的方向。

(五)及时鼓励

对于厌学的学生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奖励一般采用精神奖励,如任某上课能举手发言,不管回答对错与否,老师都从不同侧面给予肯定。他的作业正确率高了,也及时奖励,使他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教育心理学认为,厌学的学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 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实践证明,正确使用赏识教育,能使任某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充分调动学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在学习中快乐。

五、小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辅导,任某不再有厌学的情绪,而且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明确了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综上,要帮助厌学的学生树立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教师有一个长期执行帮扶的决心。教师对这些学生要充分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有的放矢。同时,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关心,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重视学生的理想教育,提高学生的使命感 、责任感,调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还要营造良好的外在学习氛围,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投身于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尹艳婷.厌学儿童的心理学成因及其干预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9):207+209.

[2]林香萍.消除学生厌学的方法[J].甘肃教育,2020(12):46.

[3]厉春春.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5):64-65.

[4]张泽元.让学生从“厌学”走向“乐学”[J].甘肃教育,2020(10):134.

[5]郭晏羚.他需要的不是制裁,是援军——浅谈父母对改善孩子厌学的作用[J].智力,2020(14):1-2.

[6]郭志芳,盛世明,郭海涛.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11(0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