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日新月异的21世纪,教育成为家家户户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直未得到重视,导致难以培养出创造型人才。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快慢。小学数学课堂具有独特的思维培养和提升价值,是一种天然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载体,利用数学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引导儿童逐步形成抽象概括的思辨、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理想的效果。但笔者发现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创造性思维水平不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充满创新的活力教学。因此,笔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及教学观摩等方法研究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到底受什么影响,有什么解决办法。希望引起小学数学教育从事者的注意。
二、中国小学数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课堂形式枯燥单一,作业繁重,强调知识的学习
中国原有的数学教材枯燥乏味,课堂形式单一,多为“一问一答”的形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其主要弱点是重共性、轻个性,重服从、轻民主,重主宰、轻主体,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探索,重逻辑、轻形象等,严重破坏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磨灭了好奇心和创造性,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我国的教育特征,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的操作很难把握。布置的作业繁重,各种水平参次不齐的辅导资料被发到学生手中。国家一直在强调减负,但是小学生的作业也越来越多!
三、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笔者在分析大量文献资料,并通过对11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及教学进行观摩后,总结出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惰性,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课堂的氛围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也就是说好奇心会引起对某些方面的兴趣。10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访谈中表示兴趣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影响。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会导致在数学课堂中难以集中精力思考与学习,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有了兴趣以后小学生才会认真学习,才会思考,这样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我在任教期间的观察发现,对数学有兴趣的小学生往往数学成绩都比较好,并且创造性思维比较活跃。因此,数学兴趣也是影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重要因素。
(二)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惰性
数学思维惰性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儿童思维被动、消极、畏缩怠惰,缺少主动、综合、有序思维的能力与习惯,甚至脱离学习过程的态度和行为。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从众、畏缩、刻板和无序。访谈中有4位教师表示小学生的思维手数学思维惰性的影响很大,小学生的思维尚在发展期间,而数学思维的惰性也常常导致小学生无法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问题和发散思维,而数学思维惰性直接影响了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数学课堂学习环境
数学课堂的学习环境对小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有着重要影响。许多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证明,创设一种自由、愉快的学习情境,一是有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消除一些恐惧心理和害怕情绪,在学习中敢想、敢议、敢问和敢于提出自己独到新颖的见解;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如富有进取精神,不迷信权威,求知欲旺盛,意志坚强,幽默等等.;三是充分的自由和愉快能促使思维系统处于最佳运动状态,使各种创造因子形成一个合力,闪现创造火花。
(四)教师的授课方式
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也着力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教师的引导方式对于学生的思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访谈中有5位老师表示教师的授课方式对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是根据老师的教学引导产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老师讲,学生记。关注的是工作本身,而没有把眼光放到这些思维水平正在逐步发展需要教师们加以引导的小学生身上。因此,老师的授课方式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四、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中国原有的小学数学教材枯燥乏味,课堂形式单一。在小学任教期间,我发现小学生们普遍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喜欢图片音乐等等。要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就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因人施教,要让小学生快乐学习。通过研究与实践,教师可通过多组织小组学习、优化课堂环节和布置高质量的数学作业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工作,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我发现,在课堂中组织讨论一般比不组织讨论更加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既培养了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又激起了小学生的兴趣。同时老师要把教条式的公式系统化、通俗化,适当加入一些游戏。小学数学教师可尝试多布置一些高质量的作业,题目少而精,既给教师工作减轻了负担,又培养了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小学生思考和提出独立见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质疑他人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案例一,有一道有趣的题目:在一个普通圆柱型桶内盛满10斤油,另有两个玻璃容器,一个可装3斤,一个可装7斤,问怎样把10斤油均分?很多学生提出往复倒9次就可以了,这种方法能用一定的算式充分论证,无懈可击。但是当老师问:“同学们,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要大胆思考!”在几分钟后,又一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老师的方法太复杂了,我有更简单的方法”。他提出这种倒法:将油倒入可装7斤的玻璃容器中,在倒的过程中,待桶内的油油面刚好达到桶底与桶身的交界点时,停止倒油,这时桶里的油正好是十斤的一半。一次可成,方法独特,省时省力,老师又问:“还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吗?”又有许多同学提出了不同看法,尽管有些猜想是错误的,但是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小学生更加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类似于案例一的例子非常多,观察这些例子,即使是错误的见解,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多鼓励学生提出独立见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营造轻松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
为了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如何营造好的课堂环境呢?首先,教师要热爱、尊重与信任学生,要对学生充满期望和爱护,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的心情愉快,无拘无束;其次,教师要设计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完乘法交换律的知识点后,我在课堂中插入了“开火车”游戏,将一列算式写在黑板上,再选小组进行火车接力。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提起了兴趣,又巩固了知识点。再者,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与“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营造出了愉快而又民主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合生活实际,善用“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实际教师应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增强应用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去发展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真正理解数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案例二,在学习教学例题“一段公路长40千米,甲车5小时可以行完全程,乙车4小时可以行完全程,现在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后相遇? ”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去掉“长40千米”这个条件,能不能解答?怎样解答?经尝试,学生发现用任意一个不为0的数或字母表示公路长,都能求出两车相遇时间,这位教师的“问题情境”就有效地培养了小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发散了小学生的思维。在数学中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实际生活的某个角色,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实际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五、结束语
如今正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关键阶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更应该增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增进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和相关文献,发现数学兴趣、数学惰性、课堂氛围以及授课方式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策略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注重营造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并多使用问题情境等。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增进小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