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名师风范 教学感想 特色展示 师生作品 优秀论文 学校章程 学校制度
由仿到创,发展语言能力
发布日期:2019-11-25 浏览次数:1798

       由仿到创,发展语言能力

                                  ____听刘惠然示范课之感

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人教版语文试验教材科学地根据儿童这一认知特点,从拼音教学的第四课开始就增加了儿歌,这样做增强了拼音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对拼音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现象给了我一些启示,那就是学生们既然爱读,那就可以鼓励学生仿照编写。在指导过程中刘老师不强调押韵,只要求上口,不过分苛求思想境界和含义,只要求能准确表达现实生活,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很快接受了她的教学形式,创编了许多优美的儿歌。

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第11课儿歌《月儿弯弯》时,在学生理解诗意,朗读背诵以后,刘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找出诗歌编写的规律。学生很快找出每一行诗都有一个“弯弯”,前面写的是什么东西弯弯,后面写的是弯弯的东西怎么样。我随即板书:

          弯弯

(什么?)   (怎么样?)

         弯弯            

         弯弯            

         弯弯            

她接着鼓励学生仿照着编出优美的儿歌。由于刘老师采用了阶梯式教学法,由扶到放,学生很快掌握了方法,创作出了优美的诗歌。一位同学说:“香蕉弯弯甜又香,芒果弯弯黄又黄,小船弯弯能运货,小河弯弯到我家。”有了这一次创造的启发,学生们见到诗歌就要仿照编写。在学习课文《四季》时,学生们又你一言我一语地编起了他们自己喜欢的儿歌:

桃花艳艳,她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知了鸣叫,她对荷花说:“我是夏天。”   

苹果圆圆,她笑着说:“我是秋天。”       

雪花飞舞,她旋转着说:“我就是冬天。”

孩子们的语言虽然稚嫩,但谁能说这不是创造萌芽呢?现在的“小诗人”说不定就是明天的文学家呢!


                                    海珠区龙涛小学  卢习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