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名师风范 教学感想 特色展示 师生作品 优秀论文 学校章程 学校制度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发布日期:2019-09-30 浏览次数:1757

科学的入学准备是为儿童未来发展所作的包括身心健康、学习品质及社会性发展内的全面准备,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参与的教育准备;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将入学准备贯穿学前全过程;入学准备教育需要双向对接、多方合作。那应该如何正确开展此项准备呢?借此学前教育宣传月,我很开心分享我的个人见解:

孩子的天性是“玩”。人与动物相比,有着更长的童年期。这一位着人具有比动物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得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生存环境。而适应未来发展的各种能力需要较长的童年期进行学习与奠基。如果人为缩短童年期,跳过幼年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提前进入更高年龄阶段的概念符号学习,就会形成一种机械记忆式的学习,丧失变通和理解的灵活性,进而难以适应不确定的未来生存环境。

我们知道,幼年期的孩子是从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学习,以直观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这样的学习一定会过渡到书本学习、理性思考,过渡到基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但这样的过渡不能太急。拔苗助长产生的早熟果实并不甜美,这些道理我们都懂。

当然,在自己的工作生涯中,有一学生刚上大班就被家长送进了奥数班,提前学习了小学生才可能接触的一些数学应用题。我们要知道,奥数班不是靠听力理解(大人读题),就是看图猜题,因为缺少了真实情感的体验和实物操作,这一学生和经常因为不理解题意而做不出题,于是他的耳边经常充斥着“笨”、“真笨”的责骂声,以至于他还偷偷地把作业本和铅笔藏起来,以为那样就可以逃避作业。但妈妈总能买来新的本子和铅笔,不让输在起跑上,就这样,这小朋友照旧在骂声中做完规定的作业。

这时候,我们必须清楚知道,出于直观思维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获取经验的。超前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幼儿付出更大的意志他、努力,去学习以后轻而易举就能学会的知识。当幼儿不理解超越他们年龄的知识时,特别是成人因孩子理解和接受很慢而发出叹息或责怪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从而这种“习得性愚笨”一旦产生,非常不利于后继学业,入学以后就更容易对学习产生被动和依赖了,遇到学习也会因为困难而变得懒于动脑,轻言放弃。所以,对待提前进入学习小学的内容,科学地做好入学准备的正确做法就是,让孩子做适合他们年龄段特点和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事情,多让他们体验成功,对学习永远充满乐趣,重在孩子在游戏中、生活中的学习和探究,为儿童全面、自主和可持续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最后一定要放松心情,淡定地面对孩子的入学,让孩子感到入小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阶段,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入学才是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正确方法。


                                     执笔:陈嘉雯   龙步幼儿园